我国老年患者慢性疼痛发病率约为49.8%,疼痛其实可以不必忍

作者:清檬养老-专注定制        来源: 上观        发布时间:2022-11-02 14:17:57        点击:

今年“世界镇痛日”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共同承办的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活动传出消息:我国老年患者慢性疼痛的发病率约为49.8%。当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就会发展为慢性疼痛或其他疾病,给患者的心理、情绪、睡眠、内分泌系统等各方面带来危害。因此,尽早治疗是缓解疼痛、防止疾病恶化的重中之重。

尽早治疗是缓解疼痛、防止疾病恶化的重中之重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治疗科学术带头人熊源长主任医师介绍:面对疼痛,患者应主动就医,积极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是疼痛科的核心技术,在影像引导穿刺针或导管到达治疗靶点,通过微小切口下直视或腔镜完成手术。这其中,神经阻滞技术是治疗疼痛的常用术式。在相应神经根、干、节及硬膜外注入局麻药或以局麻药为主的药物,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达到治疗效果之时,对神经没有损伤。

目前,神经阻滞用药主要有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临床治疗,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科学掌握用药的剂量和疗程,患者不用担心由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等问题。

人的一生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引起两次感染。第一次是在儿童期发的水痘,通常一两周后就能自行消退。但这种消退恰恰是这个资深病毒的狡猾之处,它会悄悄潜伏到神经系统中,当人体抵抗力或机能下降时就会发作,这就是带状疱疹。

新华医院疼痛科主任马柯主任医师介绍,急性带状疱疹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留下顽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会带来极大痛苦。因此,带状疱疹急性期治疗是最关键的。

老年患者慢性疼痛

“治疗最关键的就是要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将病毒杀死在孕育期,让它不要大量复制,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后遗神经痛。”马柯提醒,“很多人疼痛消失后就不再吃止疼药了,这是错误的做法。药物不仅能够止痛,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因此一定要遵医嘱规范用药。”

临床上还有一类慢性疼痛患者由于外伤、恶性肿瘤,以及包括糖尿病在内的一些疾病需要截肢。然而,截肢后会出现肢体残端疼痛,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已经失去的肢体剧烈疼痛的“幻觉”,临床上分别称之为残肢痛和幻肢痛。

市六医院疼痛科主任杜冬萍主任医师介绍,残肢痛和幻肢痛是临床常见的截肢后疼痛,发生率约为10%~30%,这对截肢者无异于雪上加霜。专家表示,当神经因手术被切断后,断端异常增生会形成神经瘤。神经瘤的神经兴奋性异常活跃,患者会感到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剧烈疼痛,这就是截肢后出现残肢痛和幻肢痛的主要原因。

外科治疗通常会切除神经末端的神经瘤,并对神经末梢做特殊处理,来缓解截肢病人的疼痛。疼痛科则采用对神经瘤灭活的方法,在影像学引导下寻找残端神经瘤,通过物理方法(射频消融或冷冻)和化学方法(乙醇注射)毁损痛性神经瘤,以阻断各类神经节等的神经传导功能,有效缓解截肢病人的疼痛。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辐射,适合临床应用。

对于疼痛,很多患者苦于找不到根源或无法得到根治,只能消极应对。如今,在红外热成像仪的成像下,疼痛的根源无所遁形。华东医院疼痛科主任郑拥军主任医师介绍:红外热像图可将病变部位细微的温差变化通过人体温度分布的彩色图像形式显示出来,从而生成“人体疼痛图谱”,即红外热像图,进而实现疼痛可视化,以便能够直观地分析出身体病变发生的部位、范围,辅助进行激痛点定位。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可用于初期诊断或预后诊断,还可监测治疗过程的进展情况,真正做到早期发现病源、及时遏制病情恶化。



上一篇:“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2022年老龄健康提示 下一篇:老年听障问题易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