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新决定”将带来哪些影响?专家提醒:两类人仍是新冠重点风险人

作者:清檬养老-专注定制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5-10 11:22:00        点击: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不再将新冠疫情列为全球公卫紧急事件。“最近一年多来,新冠大流行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人口免疫力因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而增加,死亡率下降,医疗卫生系统压力减轻。这种趋势使大多数国家恢复了新冠之前的生活。因此,我怀着极大的希望宣布,新冠不再成为全球紧急的公共卫生事件。”谭德塞说。

新冠不再成为全球紧急的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的这一决定将带来哪些影响?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最显著的应该是在跨国交通、贸易、旅行方面。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这是世卫最高级别警报,自2007年新的《国际卫生条例》实施以来,仅宣布了数次,包括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埃博拉疫情、寨卡疫情等。

谭晓东说,疫情研判标准一般参考流感大流行的六级分类标准:1~3级,具有影响力的动物间流感,但没有或只有少数人感染;4级,已经证实流感可以人传人,并在社区层面暴发;5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地区至少两个国家造成人际传播,这是表明流感大流行“正在逼近”的重要信号;6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表明病毒正全球蔓延,构成“大流行”。

谭晓东表示,此次世卫组织宣布解除全球紧急状态,各国对跨国交通、贸易、旅行的一些限制,将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我国的国际交往包括贸易、旅游、学术交流等,都有望减少此前因部分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不便。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综合当下的各种要素来看,人类抵抗力与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一个较平衡的状态,达到了《国际卫生条例》关于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要求。当然,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而是表明以人类目前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这种危害。”

梁万年认为,从当前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和ICU住院人数、病亡人数都处于持续下降状态;新冠病毒虽然持续变异,但变异株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全球来看,通过人群的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已经建立比较良好的人群免疫屏障。根据目前的监测显示,我国的新冠病毒亚型已逐渐和国际流行的病毒亚型趋同,都是以XBB为主,并且严重程度对医疗没有造成压力。

世卫组织在解除全球紧急状态的同时,也发出呼吁:“任何国家现在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是利用这一消息作为放松警惕的理由,解除已建立的系统,或告知人们新冠病毒没必要担心。”

谭晓东表示,即便新冠全球紧急状态终结,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就对新冠疫情放任不管。只要疫情危害仍然存在,我们就还要继续做好相关防控工作,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

梁万年说,目前我国有几个方面工作还需要继续坚持。一是坚持有效地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同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对一些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继续加强疫苗接种。三是继续强化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四是呼吁大家保持已经养成的一些良好卫生习惯。

人们还应继续深入认识新冠病毒。谭晓东说,从传染病学角度看,人们发现新冠病毒的时间才3年多,对它的认识还远远谈不上透彻,未来一段时间,一些专业机构还应继续加强对新冠病毒的研究,普通民众也应正确认识新冠疫情。

“从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来看,我国民众对于新冠疫情仍存在两种心态,一种是不在乎,彻底放松警惕;一种是过分担忧,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感到焦虑。其实这都不是科学的认识。”

谭晓东最后提醒,对于普通家庭来讲,除了要继续做好日常防护,还是应当做好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例如家庭自备一些常用药等。此外,还要做好两类重点风险人群的特殊防护,包括70岁以上人群和尚未感染的免疫缺陷人群。

受访专家: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谭晓东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董长喜

责编:贾楠

主编:张瑾​​​​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世界高血压日|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下一篇:中国脑认知健康指数首次发布!这些地区“脑力值”上榜了